关键词: 特斯拉 去中国化传闻 中国供应链 辟谣 全球采购体系
最近,一则关于特斯拉计划“去中国化”的传闻在国际舆论场引发广泛关注。
《华尔街日报》近期报道称,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已开始将美国产车型中的部分中国制造零部件替换为其他地区生产的替代品,并计划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彻底排除所有来自中国的零部件。这一消息迅速被部分媒体解读为特斯拉正在“撤离中国供应链”,引发市场对中美产业链脱钩的担忧。
然而,11月26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通过微博公开回应,明确驳斥了这一说法。她强调:“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欧洲,特斯拉全球各生产基地的供应商选择都采用同样严格、客观的标准,完全基于质量、总成本、技术能力成熟度以及长期供货的连续性,供应商的原产国或地理来源不构成排除性标准。”这一表态不仅澄清了误解,更重申了特斯拉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与信任。
事实上,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早已深度融入本地产业链。作为特斯拉在全球效率最高、产能最大的工厂,上海超级工厂自2019年投产以来,不仅支撑了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更成为出口亚太和欧洲的重要枢纽。
据特斯拉中国此前公布的数据,目前在上海工厂生产的每一辆Model 3和焕新Model Y中,超过95%的零部件均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中国智造”在特斯拉全球制造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陶琳进一步指出,特斯拉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实现高性价比,正是得益于上海超级工厂与400多家中国供应链伙伴的紧密协作。这些合作伙伴不仅在成本控制上表现出色,更在品质管理、响应速度和技术创新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目前,已有60多家中国供应商被纳入特斯拉的全球采购体系,为其位于德国、美国等地的工厂提供关键零部件。这意味着,中国供应链早已超越“本地配套”角色,成为特斯拉全球化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所谓“去中国化”的传闻,或许源于个别车型在特定市场因贸易政策或物流因素进行的局部调整,但这绝不意味着战略转向。其中,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被传已要求其数千家供应商在2027年前终止与中国相关的采购关系,优先采用北美本地或非中国来源的零部件用于北美市场车型。
不过,特斯拉高管的辟谣,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市场本身对特斯拉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毕竟,特斯拉持续加大在华投入,从扩建超级工厂到建设数据中心,再到推动自动驾驶研发本地化,无不表明其长期深耕中国的决心。
责编:Jimmy.zhang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