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卓胜微 村田制作所 专利侵权诉讼 自主创新 SAW滤波器
近日,射频前端龙头卓胜微公告披露,日本电子巨头村田制作所在德国慕尼黑对其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索赔约820万元。这起看似金额不大的跨国诉讼,实则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企业在核心技术突破后所面临的系统性外部压力。
根据相关公告内容,全球电子元器件巨头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下称“村田”)已在德国对卓胜微及其全资子公司Maxscend Technologies(HK)Limited发起专利侵权诉讼。该案件目前已被德国慕尼黑第一地方法院正式受理,不过尚未进入庭审环节。
村田依据欧洲专利EP3007358B1索赔100万欧元(约820万人民币),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在德销售、召回侵权产品,披露商业数据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且申请判决可临时执行。
然而,卓胜微并未被动挨打。实际上,早在2024年7月,面对村田在全球的专利压制,卓胜微就主动出击,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请求宣告村田一项关键“弹性波装置专利”(涉及POI衬底材料)无效。2025年1月,该专利被全部宣告无效,不仅为自身MAX-SAW滤波器技术扫清障碍,更打开了国内同类企业的技术发展空间。
卓胜微表示,“此次专利无效稳固支撑了MAX-SAW技术发展路径,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SAW滤波器领域的技术与市场竞争优势”。
村田自然不甘失利。2025年4月,其在中韩同步发起“五连击”诉讼,试图以密集法律行动形成高压。但卓胜微迅速识别出涉案专利多为原无效专利的简单变体,缺乏实质性创新。
而且,村田在无效程序中频繁采取“限缩性修改”——将原本宽泛的权利要求主动缩小,如同从“宣称拥有整个果园”改为“只主张几棵树”,以此维持专利表面效力、拖延诉讼进程。
卓胜微相关人士表示,正全面整理案件细节,同时组建由国内外专家构成的专项团队,明确不认可村田的诉讼主张,并将深度结合中韩两地的诉讼经验积极应诉,延续其“精准反击”的核心防御逻辑。
卓胜微敢于直面国外巨头的底气,来自多年布局的全链条自主创新能力。
自2019年起,卓胜微从纯Fabless模式转型为Fab-Lite,自建6英寸滤波器产线,实现设计与制造协同。2024年该公司研发投入高达9.97亿元,占营收22.22%,近三年研发增速近50%。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获授权专利156项,构建起覆盖材料、工艺、器件的立体防护网。目前,卓胜微MAX-SAW产品性能达国际主流水平,供应链安全与成本优势日益凸显。
而卓胜微并非唯一被村田发起专利诉讼的中国企业。顺络电子、无锡好达等多家中国厂商都被村田发起过类似诉讼,甚至出现“撤诉又起诉”的操作。这一系列诉讼的背后,是全球SAW滤波器市场格局的剧变:曾占53%份额的村田,如今在智能手机业务板块收入下滑,而中国厂商凭借技术突破与性价比优势加速替代。
数据显示,作为全球SAW滤波器霸主,村田手握2.3万项专利,长期垄断安卓手机供应链。但其全球市场份额已从2020年的53%下滑至2025年的41%,而卓胜微滤波器业务营收占比已达28%。可以看出,专利战已成为村田延缓竞争的无奈之举。
责编:Jimmy.zhang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