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芯重启IPO审核

武汉新芯重启IPO审核

  • 2025-11-06
  •  232

关键词: 武汉新芯IPO 特色工艺晶圆代工 三维集成技术 武汉新芯

日前,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财务资料更新,上交所据此恢复其IPO审核。公司通过青岛盛通顺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接受立昂技术战略投资,相关进展可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渠道进行动态追踪。此次材料更新完毕,标志着这家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在完成多轮财务资料更新与审核流程优化后,正式步入资本市场申报的实质性阶段。

梳理武汉新芯的IPO历程,其筹备工作始于2024年5月辅导备案报告的正式披露,同年9月完成招股说明书更新并提出48亿元的融资计划,由国泰君安证券与华源证券担任联合保荐机构。

然而自2024年9 月30日获上交所受理,10月进入首轮问询程序后,受全球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该公司经历两次因财务资料时效性问题导致的审核中止:首次于2024年12月31日中止,2025年3月31日通过资料更新恢复审核;第二次中止发生于 2025年6月30日,最终在9月29日完成全套申报材料更新,为此次重启奠定坚实基础。

依据天眼查最新数据,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68.19% 的持股比例,位列武汉新芯第一大股东。2023年5月,长江存储将其持有的100%股权转让至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此形成平行控股关系,但业务协同效应依然显著。

作为中国大陆第二座实现12英寸晶圆量产的特色工艺代工企业,武汉新芯专注于三维集成技术、数模混合电路及特色存储芯片三大核心领域,构建起涵盖晶圆代工全流程服务及光掩膜版制造的完整产业体系。公司连续多年入选 "中国半导体制造十大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NOR Flash芯片制造厂商,并掌握 CMOS图像传感器全流程工艺技术,在国产半导体供应链中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申报材料数据,武汉新芯营业收入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2-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35.07亿元、38.15亿元、42.58亿元及24.38亿元。然而,盈利能力出现显著波动,净利润从2022年的7.17亿元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1.38亿元,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9802.56万元。综合毛利率亦从2022年的36.51% 降至2024年的19.63%,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22.72%。

针对盈利水平下降问题,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主要受固定资产折旧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以及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扩大等因素影响。这一财务表现已引起证券监管机构重点关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轮问询中就明确要求企业说明营收增长可持续性及盈利能力改善的具体路径。

武汉新芯在最新申报文件中强调,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与宏观经济环境、产能利用率密切相关,随着汽车电子、物联网等新兴领域需求快速增长,行业已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武汉新芯本次IPO拟募集资金48亿元,将专项用于两大核心项目建设:其中43亿元投入 "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三期项目",剩余5亿元用于 "特色技术迭代及研发配套项目"。

公司表示,募投项目旨在巩固其在特色工艺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把握三维集成技术与绝缘体上硅(SOI)产业发展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高端应用市场,同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能力。

从战略层面来看,此次融资是武汉新芯实现 "三维时代半导体先进制造引领者" 发展目标的重要布局。通过三期项目建设,公司现有两座12英寸晶圆厂的产能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叠加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有望显著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为国内半导体产业提供更加稳定的本土代工服务保障。

责编:Lefeng.shao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