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Blackwell GPU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 人工智能芯片 英伟达
日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强调,Blackwell GPU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核心硬件的尖端产品,是“英伟达皇冠上的明珠”,仅在其技术性能落后于美国本土最新产品两代,甚至四代后,才可以被出售给中国。
白宫周二表示,特朗普政府目前不打算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其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Blackwell。
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至于最先进的芯片,比如Blackwell芯片,我们目前没有兴趣将其出售给中国。”
这些言论与特朗普总统上周日发表的言论遥相呼应。当时他宣称,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生产的最先进的芯片将保留给美国公司使用,并阻止其流入中国和其他国家。
作为英伟达公司最新一代旗舰产品,Blackwell系列GPU采用双芯片多芯片模块(MCM)架构,集成2080亿个晶体管,在计算性能与能效比方面实现对前代产品的跨越式突破。鉴于英伟达在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近90%的市场占有率,该产品已成为美国维持技术霸权地位的关键载体。
这种 "选择性技术封锁" 策略暴露了美国政策制定者的矛盾心态:既试图通过构筑技术壁垒,系统性抑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又担忧过度管制导致美国企业丧失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全球芯片市场需求重心正逐步向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成熟制程领域转移,而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2024 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
进入2025年之后,这种势头依旧不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其中集成电路产量3819亿块,同比增长8.6%。出口方面,集成电路出口量高达2653亿个,同比增长20.3%,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不断提升。
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视角分析,短期内先进算力资源供给受限将对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高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制约,延缓部分前沿技术应用的产业化进程。但长期来看,外部技术封锁正成为驱动本土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华为昇腾、寒武纪等本土企业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部分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开源生态建设形成成本优势。
对美国半导体企业而言,严格出口管制政策的负面效应已逐步显现。尽管英伟达通过推出 "特供版" 产品维持在华业务,但Blackwell GPU的出口限制仍可能削弱其全球市场主导地位。考虑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美国企业面临的市场替代风险正持续上升。
据11月6日《金融时报》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金融时报》举办的未来AI峰会上发表了迄今为止最直率的评论。他表示,“中国将赢得这场AI竞赛”,而这一判断得益于中国更低的能源成本和更宽松的法规所营造的竞争优势。
他还在峰会上还批评了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认为这些国家正被悲观的“犬儒主义”(cynicism)所拖累。犬儒主义指的是一种不信任他人的心理态度。他呼吁,“我们需要更多乐观精神。”
贝森特提及的 "未来政策调整空间" 虽暗示出口管制存在动态调整可能,但其前提条件始终围绕维护美国技术领先地位展开。正如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所指出,出口管制仅能延缓技术扩散进程,无法从根本上遏制技术创新趋势。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持续排名上升,正是对外部技术封锁的有力回应。
责编:Lefeng.shao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