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H20芯片获美出口许可入华,但中国市场疑虑仍存

英伟达H20芯片获美出口许可入华,但中国市场疑虑仍存

  • 2025-08-11
  •  121

关键词: H20芯片 英伟达 美国出口管制 中国监管 美中技术战

8月10日,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已正式批准英伟达公司向中国出口H20人工智能芯片的许可证申请,标志着这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芯片得以突破出口管制限制。此次许可发放被视为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一次微妙调整,但中国监管部门的安全审查仍为H20的大规模采购蒙上阴影。

据报道,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于8月6日(星期三)再次前往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闭门会谈。此次会面两天后(8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启动H20芯片出口许可证的发放程序。此前,尽管特朗普政府于7月中旬撤销对H20的出口禁令,但许可证审批流程停滞三周,引发英伟达方面不满。

美国官员向路透社证实,H20芯片已被纳入出口管制豁免清单,但强调“许可发放基于严格审查”。分析认为,此次政策调整或与英伟达的持续游说及美国半导体产业利益博弈相关。

性能受限与安全风险并存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规避美国出口管制而设计的“特供版”产品,其性能仅为英伟达旗舰AI芯片H100的15%-30%。中国科技媒体指出,H20在算力、带宽等核心指标上大幅缩水,主要面向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推理场景,而非高端训练任务。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将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纳入出口管制清单,理由是其可能被用于中国军事领域。此举引发英伟达强烈反对,公司曾警告称,若禁令持续,其第二季度销售额可能减少约80亿美元。

随后,黄仁勋多次向特朗普政府游说,强调H20芯片的性能仅为旗舰产品H100的15%-30%,并主张限制出口将加速中国本土技术替代进程。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中国监管层面。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要求其提交H20芯片是否存在“漏洞或后门”的安全风险证明材料。英伟达方面则坚决否认其芯片存在任何“后门”或安全风险,公司首席安全官大卫·雷伯(David Reber Jr.)在博客中明确表示,英伟达的GPU产品不会包含任何可能损害用户信任的漏洞或监控功能。

目前,中国科技企业尚未大规模采购H20,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

美中技术战的新焦点

H20芯片的出口争议折射出美中技术战的复杂矛盾。美国安全官员认为,H20仍可能助力中国AI军事应用;而英伟达则强调,中国市场占其数据中心收入的20%-25%,完全切断供应将损害美企利益,而且“限制出口只会加速中国自主创新”。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AI芯片企业正加速追赶。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厂商已推出对标H100的产品,尽管性能仍有差距,但自主可控优势显著。分析指出,即使H20获得许可,其性价比劣势与安全审查风险可能限制其市场份额。

英伟达在声明中表示,将“严格遵守出口法规,并与中国客户合作满足合规要求”。然而,中国监管部门的严苛审查预示着,H20能否真正打开中国市场仍取决于技术透明度与安全保障,若中国监管部门未能彻底消除安全疑虑,H20芯片的市场渗透率可能受限。

此次事件也引发业界对“特供版芯片”模式的反思。部分专家认为,过度依赖技术管制可能反推中国建立更独立的半导体生态,而美企则在商业利益与地缘风险间持续权衡。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