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欧美制裁涉俄中企 制裁趋势 合规红线 风险防控 合规科技工具

01 2025年欧美制裁涉俄中企案例剖析
2025年以来,欧盟和英国明显加大了对涉及俄罗斯业务的中国企业的制裁力度。截至10月,欧盟和英国因制裁俄罗斯,已将49家中国实体列入制裁清单,其中欧盟34家、英国15家。制裁频率和范围显著扩大,从能源、军工到普通商品贸易,几乎覆盖了所有可能与俄罗斯有关的经贸领域。

从制裁对象的特点来看,受制裁的中国企业呈现地域分布广、行业类型多样的特点。不仅有限制军事用途的机床和激光企业,还包括了物流、港口甚至电子商务公司。欧盟对俄制裁已进入“全路径识别、全链条阻断、跨法域适用”的新阶段,而中国企业正成为制裁扩围的“重灾区”。
英国政府在其制裁声明中明确指出,制裁理由是这些实体“已经或曾经通过提供可能有助于破坏乌克兰稳定的经济资源、商品或技术”而卷入其中,或通过从事对俄罗斯政府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而“从俄罗斯政府获得利益或支持俄罗斯政府”。
欧盟则更直接指控某些中国公司向俄罗斯军工部门提供用于军事用途的设备和两用商品。
02 欧盟英国制裁的新趋势与特点
欧盟和英国对俄制裁正在经历重大演变,呈现出范围扩大化、理由宽泛化的特点。
制裁范围已从俄罗斯实体扩展到第三国企业。欧盟第十八轮制裁首次将中国大陆地区的两家地方性商业银行正式列入资产冻结与服务禁令清单,还新增多家中国及香港的工业企业与技术出口平台。
制裁的“双刃剑”效应愈发明显。欧盟对俄制裁已延伸至金融服务、软件与IT服务等更广泛的领域。第十八轮制裁甚至将金融管理软件、ERP系统、IT支持、API接口等非实体资源纳入出口管制范畴。
法律工具也日益完备,定义更加宽泛。欧盟通过持续修订《欧盟理事会条例(EU)2014/269》、《欧盟理事会条例(EU)2014/833》等核心法律文件,细化“知情参与”、“事实控制”、“交易路径穿透”等概念。这些宽泛定义为制裁执法提供了更大自由裁量空间,也使企业合规难度增加。
合规义务正向前端延伸。当前,欧盟要求企业在交易结构设计、技术出口安排、客户尽调及资金路径设定等前端环节即识别潜在制裁风险,建立可追溯、可证实、可交叉验证的审查与合规体系。
03 中国企业的合规红线:不可触碰的禁区
在欧盟和英国对俄制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明确以下合规红线,避免陷入制裁困境。
涉俄军事和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是首要禁区。欧盟最新制裁强化了对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特别是可能用于军事用途的物品。这类物品包括高敏感物项(如无人机系统、五轴及以上CNC数控机床)、两用化学前体(如生产氯苦素和其他防暴剂的化学物质)以及军用电子元件等。
与受制裁实体的交易往来同样风险极高。欧盟已将大量俄罗斯企业、银行和个人列入制裁名单,禁止与这些实体进行交易。中国企业必须避免与俄罗斯国有银行和企业、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相关实体以及影子船队及相关公司等受制裁对象发生业务往来。
使用美元结算和SWIFT系统也需格外谨慎。尽管这不是欧盟独有的要求,但美元结算体系受美国司法管辖,任何经过美国银行或清算系统的交易都可能触发制裁。欧盟也已将13家俄罗斯金融机构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
任何规避制裁的创造性安排都可能触犯红线。欧盟对规避行为采取严厉打击态度,通过第三国中转、虚假申报以及分层交易等行为均可能被视为触犯红线。
04 风险防控策略:构建合规韧性体系
面对日益复杂的制裁环境,中国企业应建立全面的合规体系,以防范潜在风险。

05 利用科技手段构筑合规风险防火墙
面对欧盟、英国将越来越多的中国实体列入对俄制裁清单的严峻形势,合规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传统人工尽调已无法应对 “全路径识别、全链条阻断”的制裁逻辑,企业必须借助大数据与AI技术,构建“穿透式、实时化、可嵌入”的合规风控系统。以“慧和规”系统为代表的科技工具,正成为中企涉俄业务主动防控风险的“数字防火墙”:
慧和规-贸易风险筛查系统
北京合众鼎成科技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合规风险智能筛查平台,深度整合全球主要经济区域与国际组织的权威制裁清单(包括美国、欧盟、英国、世界银行等),并借助企业股权穿透式关系图谱分析技术,精准识别受管制实体及其关联方(符合美国“50%关联企业规则”的隐性风险主体,主要包括:美国财政部OFAC的SDN(特别指定国民清单),美国商务部(BIS)的Entity List(实体清单)和Military End-User List(军事最终用户清单)),有效应对供应链中的制裁与合规风险。
核心功能亮点
全球清单全覆盖,动态更新:系统实时更新多国及国际组织的制裁与管制清单,确保企业能够基于最新数据应对动态变化的合规要求,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的违规风险
智能关系图谱,穿透识别隐性风险:通过先进的股权穿透与算法模型,系统能自动识别受制裁实体的关联企业【例如:美国“50%关联企业规则”,涉及美SDN清单,Entity List(EL清单)和Military End-User List(MEU清单)】,极大提升了企业识别间接交易风险的能力,这是传统人工筛查难以实现的。
多场景适配,全流程风险管控:系统支持供应商尽职调查、国际供应链中的船舶制裁风险筛查、境外雇员黑名单审查以及日常贸易伙伴风险监控等多种场景,能够将合规审查嵌入企业从采购到物流的关键业务流程,实现全流程风险管控。
免责声明
本文章仅供读者参考阅读,文中引用的部分数据是基于网络收集的公开信息整理而成。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数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对于文中可能存在的不正确数据引用或信息偏差,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但受限于信息获取渠道和自身能力,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如果您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发现任何错误,请及时通过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您的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文章进行更正或下架处理。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来源:惠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