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 2025-10-16
  •  126

关键词: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市场规模 智慧交通政策 智慧交通重点企业 智慧交通发展前景

中商情报网讯:当前,中国正以智能驾驶全球35%的专利、智慧港口装备70%的市场份额,以及百分百自主可控的高铁控制系统,确立其在全球智慧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坚实基础,预示着未来十年中国将有望成长出5-8家世界级领军企业,共同打造一个万亿级的智慧交通产业集群。


一、智慧交通定义

智慧交通可以理解为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推动交通装备、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数字化,并融合通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技术,促进运输方式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进而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智慧交通系统主要解决交通实时监控、公共车辆管理、旅行信息服务、车辆辅助控制四个方面的应用需求。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智慧交通行业发展政策

智慧交通是未来发展的亮点,也是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加快发展智慧交通,印发了《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交通运输部2025年半年工作会》《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出行服务、车路协同等重点领域,引导智慧交通产业化发展。具体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1.智慧交通市场规模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前景预测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达到2610亿元,较上年增长7.3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871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额

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前景预测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7893亿元,重点投向智慧交通、水运和农村公路等领域。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达到40546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智能交通千万项目数量及规模

2024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减少,回款周期还长,规模同2023年相比下滑明显。中国城市智能交通(除停车)千万项目市场规模为255.26亿元,项目数量为1601个。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除停车)千万项目市场规模,相比2023年智能交通千万项目(除停车)减少约10.07%。其中交通管控市场规模同比减少22.11%,减少明显;智能运输(含智能网联)市场规模没有减少,而是增长15.43%。

数据来源:ITS114、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智慧交通投融资情况

近年来,智慧交通领域的投融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IT桔子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领域已披露投资事件数量为22起,投资金额达18.92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智慧交通已披露投资事件数量已达到14起,投资金额达到16.01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企业潜力排行

当前行业竞争已从单一产品技术竞争转向生态构建与综合解决方案能力的比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特定细分市场的深度掌控、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面向车路协同、数据运营等新业态的快速商业化落地能力,拥有独特资源背景、深厚行业知识积累并成功实现技术融合与模式创新的企业将在市场格局重塑中赢得主导地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智慧交通行业重点企业

1.中移集成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移动集团下属专注于数字政府建设、系统集成服务、AI+产品赋能等领域的全资子公司。中移集成(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常与中移上研院、中移物联协同运作)在智慧交通领域的产品布局,核心是围绕“车、路、云、网”协同发展的理念,旨在打造一个全链条的智慧出行服务体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通服建设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2018年1月22日由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始创于1950年,是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综合性大型企业。


中通服建设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布局,核心是依托其作为中国电信旗下公司的强大通信基因,将5G、物联网、云网融合等核心技术深度融入交通场景,构建了一个覆盖智能交通管理、网络安全防护、综合枢纽智能化和车路协同支持的完整解决方案体系;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以“集成+自研”双轮驱动模式,直指行业在数据融合、安全保障和效率提升方面的关键痛点,通过构建高效可靠的“数字底座”,为智慧交通系统提供从底层通信连接到上层应用管理的全链条服务。

3.中铁

中铁系正从传统的铁路建设巨头向智慧交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其布局贯穿智能建造、数字运营、车路协同及前沿技术探索四大方向,通过深度融合北斗定位、AI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致力于构建更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海信网络

海信网络主要从事城市交通、公共交通、智慧公路、交通枢纽、智慧停车、智能网联、大数据管理、城市治理、应急管理、轨道交通智能化和医院、校园、园区等智能化建设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应用、推广。


海信网络智慧交通产品包括交管云脑、AI视觉感知引擎、智能交通管控平台、情报分析、场景指挥、精准勤务、警务监督、警卫交通保障专用系统、决策研判。具体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

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创始于1954年,具有国家总承包壹级资质。


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布局相当系统和前沿,其核心是围绕轨道交通的“全生命周期”,从智能建造到智能运营,并积极向更广泛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拓展。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的智慧交通布局,根本上是依托其作为中国通号旗下企业的综合集成优势。它并非孤立地开发某项技术,而是致力于将通信、信号、自动控制等子系统有机融合,为客户提供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其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安全、高效、绿色和人性化的未来交通体系。


五、智慧交通行业发展前景

1.技术融合提升交通系统智能化水平

智慧交通行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推动交通管理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决策转变。车路协同系统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实时数据交互,优化信号灯配时和路线规划,减少拥堵点形成;AI算法分析海量交通流数据,预测事故风险并自动触发预警机制。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交通网络,模拟不同场景下的通行策略,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这种技术融合使交通系统具备自我优化能力,显著提升道路利用效率和出行安全性,为应对城市化带来的交通压力提供核心支撑。


2.政策标准构建行业发展框架

国家级战略和标准化体系为智慧交通提供制度保障和发展方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智慧化转型路径,推动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融合;智慧交通专项试点项目聚焦物流、出行和新基建领域,建立技术规范与验收标准。这些政策既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又通过资金扶持激励企业研发创新,形成高质量竞争环境。标准化工作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促进跨区域、跨部门数据共享,为行业规模化应用扫除障碍。


3.应用场景拓展激活产业价值

智慧交通技术向城市治理、物流配送、应急响应等场景渗透,创造新需求。自动驾驶出租车与智能公交系统重构出行模式,实现预约式、共享化服务;智能货运平台通过路径优化和动态调度,降低物流企业空驶率;防灾系统中嵌入交通管控模块,保障救援通道畅通。场景创新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倒逼企业开发更稳定、更适配的解决方案,同时为行业开辟可持续盈利模式。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